年紀越大,越容易睡不好,這並不是您的錯。這是一個普遍的生理現象,與我們的生理時鐘、荷爾蒙和生活習慣都有關。但好消息是,這是一個可以被改善、甚至逆轉的課題!今天,我們將從營養與生活習慣的角度,與您分享如何重拾自然入眠的能力,讓您每晚都擁有高品質的黃金睡眠。
生理時鐘大搬家: 隨著年齡增長,體內分泌的「褪黑激素」(Melatonin)會逐漸減少,我們的生理時鐘會往前移,導致您比年輕時更早感到疲倦、更早入睡,卻也容易在半夜或清晨提早醒來。
深層睡眠變淺: 我們的睡眠週期中,最能恢復體力的「深層睡眠」(慢波睡眠)比例會減少,而「淺層睡眠」變多,這使得我們更容易被外界的聲音或光線吵醒。
身體不適與藥物影響: 許多長輩都有的慢性病,例如頻尿、關節疼痛、呼吸不順等,都可能在夜間打斷睡眠。此外,一些常見的藥物也可能成為干擾睡眠的元兇。
食物是我們身體的燃料,也是幫助我們放鬆、入眠的天然藥方。您可以將以下幾種營養素,聰明地加入您的三餐中。
小撇步: 睡前1-2小時,可以喝一杯溫熱的牛奶或豆漿、吃半根香蕉或幾顆堅果,這些都是溫和又有效的助眠食物。
除了飲食,日常生活的習慣更是能否睡好的關鍵。
固定作息,養出自然生理時鐘: 即使是假日,也盡量維持固定的上床與起床時間,讓身體的生理時鐘習慣穩定的節奏。
睡前一小時,遠離藍光刺激: 睡前滑手機、看電視,螢幕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,讓您的大腦無法進入睡眠模式。建議睡前一小時,可以改為閱讀紙本書、聽輕音樂或靜心冥想。
白天多曬太陽,讓身體知道「現在是白天」: 日光能幫助調節生理時鐘。每天出門散步15-30分鐘,接受溫和的日光,有助於夜晚褪黑激素的正常分泌。
睡前放鬆儀式: 養成睡前放鬆的習慣,例如用溫水泡腳、做做簡單的伸展操,或是透過腹式呼吸法讓自己平靜下來,都能幫助身體為睡眠做好準備。
一個好的睡眠,是我們在第三人生中最重要的投資。它能讓您擁有清晰的思緒、充沛的體力,以及愉悅的心情。從今天開始,為自己做出這些小小的改變,讓您不再「醒來等天亮」,而是能一覺到天明!
您認為,在這些方法中,哪一個對您最有幫助呢?